執行單位:新竹縣政府交通旅遊處
執行組織:大窩口促進會
近年來透過營建署、文建會等政府單位的援助,湖口老街居民統合地方力量並積極於社區總體營造,帶動與活化社區,從永續經營大湖口的自然、人文景觀與維護,到發揚固有民俗文化、提倡古蹟文物保存、促進環境保護、提昇產業機能與教育水準。大窩口居民的努力讓人得以看見湖口絡繹不絕的遊客來訪。
但湖口老街居民年輕人外移,留下來的居民也漸漸的老去,過去努力的心血將隨著老人家的老去而無法持續保存文化,並持續活絡老街。
有鑑於湖口地區土質適合用來建築,以此為起點,大窩口團隊決定穿越常民建築引進自然建築,這是運用過去常民的建築工藝與協力造屋的精神再生,做創意新建築的再造運用,利用年輕人的自然建築專業創生新大窩口,達成『創意再造&傳技再生』的目標。
執行過程以與社區連結為方向,分兩方面進行,ㄧ為專業施工方面,與社區或湖口鄉內師傅合作,進行水電配管施工、石板切割安裝施工,ㄧ為與社區、社規師之間的連結,邀請於施工期間一起進行土窯、土灶本體的施作,包含土磚、土團、用土磚和土團砌出土窯和土灶,整個過程皆用雙手堆砌而成。
在施作過程中,即進行系統上的安排,包含「燃料效率」、「煙道改進」、「熱存儲技術」:
從開始到結束,所使用的材料取自於大地,使用的方式幾乎近於純手作;不論是基座,或是土窯土灶的本身,甚至到收尾階段,完全用手雕塑,在做的過程中,同時塑出熱能的流動路線,以及斷熱系統,直到土窯土灶長出它們自己的樣子。在使用土窯土灶時,以柴火為熱的來源,不論是做的過程或是使用的過程,材料皆取自於自然。
從規劃到執行,皆秉持著從搖籃到搖籃的理念,善用熱循環、熱幅射等原理,製造出低燃料、高效能的土窯與土灶。甚至將土灶的煙道餘熱補捉轉變為熱水,讓使用過的資源再次加以運用。
1.可量化效益
自完工,到目前為止,已經開辦過 7 場自然建築小旅行、8 場自然建築時數認證工作坊、社區協會窯烤體驗活動、窯烤料理認證班等,前來參與人次計有350人次,人次雖然不多,但均屬高單價優質客戶。
2.不可量化效益
開放民眾與自學團體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創造了許多永續性的活動話題。前來參與的人中,不乏科技業、金融業、空間規劃相關人士;他們對於運用永續設計打造的窯、灶無不感到驚艷,不只驚訝外觀如同藝術品,使用上更打破了需要很多柴火、續熱短的原有思維。此外,「鄉間小路」與「河流雜誌」也為野地窯森活灶進行採訪,並分別於3月及11月刊登文章報導,將永續生活思維與話題往外擴展。
經營上以課程、活動為主要方向,實則以課程、活動為介面,讓來參與的人能夠透過實際的體驗與沉浸,感受自然材料傳達的溫暖、和諧,以及,重新思考生活的態度和對生活的看待。
因此,課程、活動的類型包含:
(1)自然建築小旅行-每月定期舉辦自然建築小旅行,於優質永續旅遊透過五感體驗與自然建築沈浸式的體驗,間接影響學員對永續生活的態度與意願。
(2)社區常民技藝交流活動:每節慶舉辦,社區居民帶來過去常民生活技藝,透過分享交流,渡過有價值又快樂的週末。每梯次社區居民交流人次約30~50人。
(3)湖口商圈假日自然建築泥巴體驗日,玩泥巴生活空間付費體驗:透過難得的假日泥巴營,鼓勵只停留在商圈消費的民眾,帶領孩子到園區一起玩土、玩泥巴。每梯次約25人/1.5小時,一天四場。
(4)協會社區活動戶外場地提供與租借服務。
(1)每星期一am10:00~am11:00園區開放預約參觀導覽~
(2)每星期一場地維護整理,工作項目包含:修剪樹木、雜草、生態庇護池觀察補水、環境巡邏檢查、維修保養。
土窯、土灶與SDGs之呼應:
土窯、土灶的古老技術呼應了SDGs中的多項指標:2消除飢餓、3健康與福址、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11永續城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