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單位:屏東縣政府
執行組織:臺灣藝術生活協會壹、計畫背景
一、為贅續推動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制度及近年培訓成效,並配合內政部營建署政策,繼續推動「111年屏東縣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案,依循該補助計畫之政策主旨精神及提案原則,及延續往年辦理成果,期藉由本計畫擴展並激發社區居民對於社區生活環境品質的關心與企圖心、培養青年返鄉創業,以及建構社區互助聯盟的可能性。
二、結合生態、生活、在地產業鏈結與升級為主題,進行環境整體規劃與公共生活空間之整頓與施作,讓整體社區環境成為符合社區居民生活想像的一個〝家〞,達到屏東安居樂業〝永續創生〞之理想將配合屏東縣成為「安居樂業」好所在即將以落實社區參與空間環境整建工作,以計畫願景打造全齡友善環境「安居社區 全齢樂活」,不管是返鄉耕耘在地,或是必須留在都市打拚,最終都會走回「社區」,如何透過計畫核心價值,由環境的改善,打造全齡友善空間,提升社區生活環境品質,讓社區長者能更舒適的活動,孩子也參與其中,返鄉青年的加入讓他們留得住、過得好願意開心落戶於此,地方活水源源不斷,達到全齢樂活。
三、強調「資源永續、在地優先」,使用「生態保育」、「民眾參與」、「永續發展」之精神,透過環境永續經營的觀念結合「生態旅游」及營造點的維護管理,才能落實「永續發展」與「環境共生」的理念,並以「在地文化」與「在地創新」呈現、打造地方品牌,擴展並激發社區居民對於社區生活環境品質的關心與企圖心、培養青年返鄉創業,以及建構社區互助聯盟的可能性。
四、透過本年度計畫得以進行社區營造施作成果的整合,培養社區青年人才返鄉投入社區營造工作,建構屏東社規師合作平台,共同勾勒出屏東縣社區亮點藍圖,提升社區整體〝質感〞,並建置屏東社區之材料、植物、人才資料庫,以利未來所有社區資源交流及利用。
五、也透過延續去年度五向度『人、文、地、景、產』的願景,落實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發揮其最大功能加值五工藝『金、木、水、火、土』,期望各社區十項全能發展,期望凝聚環境、社會、經濟向上能量。
貳、基地範圍
一、基地座落社區位置
施作範圍總面積約110平方公尺,基地位於社區入口處,社區的主要道路旁,原是早期農業牛車路道,後鋪設水泥將道路拓寬,又因有彭城路相鄰分散車輛數,所以平日可見路上常有居民在路上散步,從基地位置可向鎮上走約2公里抵達新落成的國際溜冰運動場。
二、基地交通現況
(一)自行開車:台一省道(屏鵝公路)往南,於彭城路左轉直行200公尺,可抵達基地位置。
(二)附近公車:客運8211線行經基地位置,可於劉厝站下車再步行350公尺即可抵達。
(三)輕旅行:抵達潮州火車站,於站前租借自行車,沿三城路騎乘即可抵達。壹、定期更新社區規劃師專屬網站
開始執行本計畫後,將設立社區規劃師專屬網站,以公告進行的計畫內容,並定期更新,採類直播式宣導策略。
貳、社區說明會
介紹社區規劃師培訓課程與社區提案競賽說明計畫(競賽說明書、報名表、競賽計劃書,詳見附件)及參考案例介紹並邀請具經驗社區規劃師進行經驗分享。
參、辦理社區規劃師培訓課程、自主打造成果
針對不同經驗的參與學員規劃不同層級的培訓課程,包含初階基礎的核心概念課程、進階的專業規劃訓練以實務工作坊。擬定本輔導計畫的主題,並配合參與社區特性深入探討在地的議題。培訓課程共76小時將聘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及邀請在地藝術家及匠師共同帶領教導。
肆、導入選社區操作環境改善作業之方式
一、分區輔導參與社區,協助參與社區逐步依序地提出各階段成果
二、協助輔導完成繪製設計圖面
三、協助督導僱工購料經費的合理性
四、協助督導完成施作工程
五、分區原則及分區之協同主持人團隊
◼ 屏北區:協同主持人+顧問群
◼ 屏中區:協同主持人+顧問群
◼ 屏南區:計劃主持人+顧問群
伍、社區提案競賽
「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須輔導至少20個社區環境改善計劃提案加強宣導邀約有潛力有意願的社區來參加社區環境改造的競賽,將提供材料補助及獎金的方式來進行。
一、辦理目的
「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旨在激發社區居民對於社區生活環境品質的關心與企圖心、培訓社區居民空間設計的專業技能及永續發展的觀念,進而讓居民能夠自主提出社區發展願景及可行的環境改善規劃,透過實務操作及提案競賽獲得補助經費挹注,落實社區實質環境改善,達到凝聚社區居民意識、擴大社區共同參與的目的。
二、辦理方法
針對社區〝空間〞創意改造操作構想、施作項目等相關議題進行討論與成果發表。完成社規師培訓時數學員及完成自主創作課程學員須擇定一個社區空間做為開放性空間操作場所,提出設計方案經審查通過,且同意執行社區亮點打造完成者,得獲取競賽費用。
本年度計畫徵選20個社區規劃師設計提案與社區合作,實施社區亮點打造計畫,經費由主辦單位補助
三、經費運用
(一)材料補助10,000
(二)入選施作費用
最高40萬元,原則上入選20個社區
四、審核方式
(一)第一階段-提案企劃書
(二)第二階段-現地評比、模型、海報
(三)第三階段-網路投票
陸、各階段影音記錄成果之呈現方式
執行本計畫的過程中將會運用影像紀錄各階段的成果,並在事前、事後的宣導以政策宣導之效。
柒、辦理年度成果展
藉由活動辦理呈現屏東縣社區營造年度成果,及促進社區間彼此經驗交流,鼓勵及肯定社區的付出及努力,激發榮譽心。
捌、協助爭取優秀社區爭取相關獎項
由計畫主持人以及協同計畫主持人分別負責各分區之輔導作業,並邀請專業顧問協助輔導,發掘社區亮點與在地五藝達人,協力優化社區整體風貌以及爭取相關環境活化獎項,例如:建築園冶獎、景觀大賞及相關國際大獎。壹、規劃構想
以腳踏車為主題的多媒材創作建構社區自行車文化廊道,邀請女性青年鐵雕藝術家設計加入田間常見之蚯蚓造型元素推廣自然生態與農村間互助共生的協調性,為加強資源再生的精神本項計畫材料以回收鐵件材料為主,將由藝術家到回收場購選可適用之零件材料,並結合彩繪及布藝美化增加多元藝術創作與社區美學相互輝映的重要性,本項目中涵蓋增加社區公共休憩點之目的,以鐵雕座椅提供居民散步及騎乘自行車者可稍作休息處。
貳、設計概念
農村田間常見的蚯蚓一項被視為農耕的好幫手,也是大地的清道夫,尤其在土壤生態上越來越受重視,蚯蚓在泥土中鑽洞製造土壤空隙漸少結塊,改善土壤的通氣和排水,對植物根系發展相當有幫助,其中蚯蚓還可以調解土壤菌相,使微生物相越豐富越多元,而彭城社區生態良好,少有外在人為破壞,隨地翻開石頭下都能見著蚯蚓的身影,尤其是雨後潮濕的土壤更是蚯蚓大家族一起出門逛大街的時候,看見蚯蚓就像看見彭城社區。
參、施作項目
一、基礎工程:施作點環境清整作業、鐵網拆除及固定作業、水泥地打除作業、垃圾清運作業
二、蚓蚓來坐-社區藝術景觀結合休憩空間營造工程:底座結構及旗桿工程、立柱挖洞及泥作工程、鐵雕牆面結合自行車創作及休憩鐵雕座椅工程、鐵件彩繪工程、鐵雕藝文公佈欄壹、持續激發居民參與公共事務的興趣
前二年計畫完成後,協會透過建構之場域舉辦培育課程及活動,成功引起居民對公共事務的興趣,期間也協助4位社區青年順利結業成為屏東縣社區規畫師,我們希望透過「參與共創」的方式持續推動社區營造精神,讓更多人成為社造夥伴。
貳、突破傳統對於性別專才的分歧
本次項目邀請女性藝術家設計指導,並規劃居民參與式創作,增加<全齡>且<全性別>的多元學習機會,以培育為媒介突破傳統性別觀點,提升自我價值認同。
參、創建社區新環境吸引青年回流
透過建構社區藝文環境,串聯傳統社區與現代美學的對話,進而吸引新時代青年回流,一同創造更多文化創意空間。
肆、增加社區公共休憩點、資訊公布點
以「提升公共開放性」為主軸,規劃主要道路旁加設休憩座椅、藝文公佈欄、藝文推廣旗桿,在彭城社區的主要入口處讓村莊散步的老人家能休息停留,並且將社區及協會所舉辦之藝文活動在此公布,讓民眾都可以參與,藉此擴大社區的資訊傳達,鐵雕藝術也供年輕人拍照打卡推廣彭城社區的藝文活力精神。
伍、提高社區入口的辨識度
彭城社區因被台一線分割,形成潮州鎮的郊區,也因社區資源不均,使彭城之名鮮為人知,在近年協會長駐彭城協助社區推動藝術再造村落文化,現常有旅人來此參觀,雖有google map設有地標指引,但因社區入口辨識度不足,使外地人難以確認,若能透過「社區願景牆」項目提高社區入口的辨識度,同時也創建新的社區打卡亮點,未來更有利社區推動其他發展項目。
陸、連結潮州鎮內外社區特色提升產業觀光
彭城社區是潮州鎮的中心點,基地位置是彭城社區的入口處,經由本計畫廢棄閒置空間改造成公共藝術,將成為一處明顯打卡亮點,並結合社區低碳推廣,規劃低碳旅遊路線,路線連結潮州鎮內外各社區的文化/美食/景觀/產業…等特色,以提升跨社區合作,相輔相成,期望未來永續經營形成自給自足並投身公益的社區企業型態。
柒、空間資源共享
彭城社區是潮州鎮的中心點,基地位置是彭城社區的入口處,經由本計畫廢棄閒置空間改造成公共藝術,將成為一處明顯打卡亮點,並結合社區低碳推廣,規劃低碳旅遊路線,路線連結潮州鎮內外各社區的文化/美食/景觀/產業…等特色,以提升跨社區合作,相輔相成,期望未來永續經營形成自給自足並投身公益的社區企業型態。壹、社區志工
由里長作為帶領與里民合作,共同管理,提升居民對家鄉環境的關心。
貳、協會紀錄
定期觀察各項目損壞程度,制定修繕及維護方式,並與社區共同評估後執行。
參、使用方式
與社區共同討論使用及開放方式,規劃基地養護時間,並公告於協會及社區粉絲頁(群組)請大家共同愛護,以達社區營造之永續目標。
肆、專業修繕
本計畫與在地匠師和藝術家合作,若有需修繕部分,將由協會提出修繕計畫,再與社區評估狀況及自籌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