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年評鑑績優作品

【花蓮縣】社規師工程 ─ 溪口Kiku‧穀倉Alili再現

111年評鑑績優作品
計畫單位

執行單位:花蓮縣政府建設處

執行組織:臺灣原住民七腳川溪口部落發展協會

計畫執行期程
112年3月1日至112年4月30日
計畫緣起與目標

計畫緣起

近年來,花蓮縣壽豐鄉溪口部落意識到文化的重要性,開始積極推動各種活動以促進社區的發展和凝聚力。這其中包括關注長者的照護、培訓青少年的文化素養、保存和傳承傳統歌謠、手工藝技能等。同時,他們選擇以復育苧麻植物為主軸,關注並重視當地的農業資源。

計畫目標

旨在以文化為基礎,促進社區綜合性發展,同時讓當地居民參與其中,成為發展的主體,從而實現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 復育苧麻植物:以苧麻為主題,透過相關農事課程,培養社區內的專業能力,增進居民與遊客對這植物的認識和理解,同時提高在這方面的技藝水平。
  • 推動傳統工藝:調查、保存、並傳承當地的傳統工藝,尤其是阿美族的文化元素,使這些寶貴的文化資產不被遺忘。
  • 建立親子共學場域:透過農事和工藝體驗課程,創造一個工坊和社區共學的環境,讓不同年齡層的人都能參與和學習,強化社區凝聚力。
  • 鏈結文化、健康、教育資源:與部落文化健康站、當地學校建立合作關係,促進在地風土人文知識的交流和推廣,包括舉辦講座、工作坊、合作研究計畫等等。
計畫背景與基地範圍

基地位置及範圍

營造地點位於花蓮縣壽豐鄉溪口段907地號等1筆土地,位於溪口四街與廣賢路交接路口,改善面積約738平分公尺。

區位環境背景

基地位於花蓮縣壽豐鄉溪口村,溪口村位於花蓮縣壽豐鄉最南端壽豐溪旁,花東鐵路溪口站以西,壽豐溪左岸,原荖腦山東南方山麓,海拔一百公尺之平坦地。目前村內有1間國民小學、2間教會、文化健康站、互助會、3間手工藝工坊、2間雜貨店、2間小吃店、2間早餐店、2間民宿業者及巡迴醫療站等。

溪口村人口組成大多數為七腳川後裔之阿美族,亦有少數阿美族他稱為(Bakuai)木瓜群,而該族群自稱為(Tgdaya 德克達雅)為賽德克族 Tgdaya 語群混居於此。民國99年核定為kiku溪口部落。現今溪口村有726戶,原住民族群約佔三分之二,戶數約452戶(含同址不同戶),設籍人口約1,153人左右;阿美族男子善於射箭狩獵,女子則善於織作與釀酒等傳統工藝。

村內有許多特色工藝工作室,如瑪亞工作室為藤編,製作早期原民用藤籃等物件;Loma工作坊為原民風格串珠及拉環式文創手工藝;石藝工作室及女仕工坊栽種早期傳統纖維植物-苧麻,並開發苧麻相關文創商品。
  • 計畫單位
  • 計畫單位
操作機制與執行策略

女力成員操作主體

「女仕女事工坊」成立2021年初,是一群來自因1908年七腳川戰役後,分散居住在花蓮七腳川各社後裔的女生們所組成的工作坊,致力於保存部落珍貴的工藝文化,並復育苧麻種植,辦理部落調查、工藝研習、部落營造、文創商品設計及遊程推廣等,近年開發出相關苧麻文創商品。

分期分階段推動,逐步擴大範圍

109年協會開始積極推動苧麻工藝產業,於2,000農地上開始復育苧麻植物栽種工作,但在辦理文創商品開發與各式體驗活動辦理操作時發現缺乏一空間作為商品展售及遊客接持中心,同時看見社區內有一閒置穀倉與牛棚,是早期溪口地區重要糧倉。

110年度時已先取得屋主同意開始清整穀倉週邊環境、修繕破損門窗、通風口疏通、水泥地面整平、屋頂更換及立面鐡皮漏水修補處等。

111年度更進一步開始整理穀倉內、外空間,提供如商品展示、體驗農田、教學空間、親子共學等多元複合使用,讓更多活動都能在此辦理,並結合部落工藝產業推動,創造就業機會,逐漸朝向自主經營模式。
優良社造個案說明

突破種種困難,找回生活初衷

這不僅是一個老建築的修復,更是一個社區的再生和文化的傳承。

一個穀倉老屋的轉變,從曾經的糧倉和祭祀中心,因各種困難而逐漸失去功能,最終經過協商、整合、籌備和規劃,成功地讓這座老建築找回了新的生命和價值。計畫成果亮點有:

 

  • 在地文化保存:穀倉老屋不僅是村莊的糧倉,還是祭祀中心,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通過修繕和再利用這座建築,成功地保存了這一地方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 社區合作展現:整個營造過程中須經過與地主的協商,並籌措經費,顯示了社區內部合作精神和共同努力,實現共同目標,展現了社規師們的毅力和堅持。
  • 空間再利用規劃:將荒廢的、失修的空間轉化成遊客接待、展示作品、工藝教學的場域,體現了對空間資源的充分利用,同時為社區帶來了新的功能和價值。
友善環境理念:在產業發展方面,以友善環境理念開發有機苧麻相關周邊產品,體現了在經濟活動中考慮生態和環境的重要性。
  • 計畫單位
  • 計畫單位
地方創生與執行效益

傳統苧麻編織文化之復育及推動

部落以穀倉為發展基地,結合在地產業,包含苧麻、草木染、編織及部落生活文化體驗,打包成特色遊程,融入在地風土,吸引對原民文化和苧麻工藝有興趣的民眾和遊客一起來參與,營造完成之老穀倉空間對內除可作為教學場域成為工作人員職能訓練場地,讓更多活動與課程都能在此辦理,平日也是苧麻等原物料準備之工作場域,對外也是社區內部一處主題展覽特色空間,提供免費入場參觀之外,也可跟協會預約導覽深入了解在地民眾日常生活。

開辦課程與遊程,朝向自主經營

協會每季至少會辦理一次文化體驗遊程(1日或2日遊),也會招收15~35歲青年為主要學習對象,以溪口部落文化為主的藤編技藝、生活歌謠、竹鐘樂器及服飾製作等技藝研習課程,培育計畫相關人才,推展溪口部落在地知識,同時跨接教育部青年發展暑青年壯遊學習/花蓮溪口實驗點。

  • 111年於花蓮溪口實驗點共辦理15場次200人次之部落導覧、苧麻農事與工藝體驗遊程。
  • 111年於穀倉空間共辦理9場次、180人次以上織紋工藝教學體驗。
  • 112年於穀倉空間開辦阿美族傳統麴釀技藝,吸引40人次製麴、釀造體驗學習。
後續經營及維運管理

協會與工坊互助合作

由「臺灣原住民七腳川溪口部落發展協會」及『女仕女事工坊』共同管理維護。

「溪口Kiku‧穀倉Alili再現」除社區空間場域改善外,其計畫初心以傳統穀倉為出發點,透過協會與工坊互助合作,找回阿美族傳統苧麻技藝產業為主軸,解決社區發展相互關連多項問題,如社區共識凝聚與共同行動、產業場域、人才培訓、文化傳承、體驗活動等等。
  • 計畫單位
  • 計畫單位
  • 計畫單位
  • 計畫單位
其他說明
推薦閱讀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