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階段:110年11月19日~111年3月16日
工程階段:111年3月26日~112年3月18日
執行單位: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設計單位:高標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監造單位:李凱傑建築師事務所
施工單位:金富發營造有限公司
一.解決在地水患/建構與水共生的韌性都市:公園東側為虎頭山,山坡上的雨水逕流一部分流向公園及南側道路。遇暴雨,公園內及其西側的大成路,甚至西側的住宅區,有水患的情況發生。公園改善計畫中,優先處理公園及周邊環境的水患問題,並導入韌性都市及低衝擊開發(LID)的理念,邁向宜居城市的目標。
二.減量手法重提升景觀美學/鞏固兼具生態的綠色基盤:公園周邊牌樓及圍牆設施量體過於龐大生硬,入口門樓和圍牆、舊式涼亭等設施,其樣式老舊、親和性不足。將減量設計思維置入公園改善的景觀設計美學之中,刪減多餘且妨礙景觀美質的設施(如體積過大的圍牆等)、清整公園的植栽環境、維護整體生態環境(執行生態檢核),型塑出高穿透性及開放度的公園環境。
三.發掘地方DNA/共同營造玉井創生環境:在地方創生的國家發展方針下,公園改善應考量如何回應創生議題,營造玉井在地的創生環境。實質計畫包含提供地方創生市集一處可舉辦活動的陽光草坪區及整修既有破舊的表演劇場等。
四.公園步道系統採多層次環狀步道,鋪面採抗壓能力之混凝土材料,採洗露骨材、拉毛及斬石子等工法,展現匠人工藝,搭配弧線、曲線規劃避開既有喬木、設施營造林間休憩無障礙動線,並規劃維管施工車輛動線,讓養護單位易於管養。
五.園區和學校銜接處,以及和周邊人行道緊鄰之圍牆介面,其視覺阻隔性強,採複層式植栽綠籬取代,增加公園與周邊人行道之視線穿透性和開放性。
一、創新性:
1、緩解地方水患(節制、截流、滯洪及分洪):
(1)水資源教育融合地景-「旱澇交替」負責任之排水規劃,平時為綠活陽光草坪,汛期具微滯洪功能;由運動公園既有破舊籃球場及大草坪,營造2座乾式微滯洪池,用以減低逕流洪峰及延遲洪峰時間、調節出流量,藉基地保水來達到海綿城市與水資源教育之理念。
(2)「DNA-生命之河」:一環為基因河(保留既有之樹圍石將其排列組合為溝渠),一環為步道(對稱性方式鋪設),連結端點平台兩相望,形塑人類探索生命之意象。
2、營建廢棄物再利用:
將解開束縛喬木生命的樹圍石,轉化為防洪的守護者。將既有樹圍石拆除後之營建廢棄物,重新規劃作為滯洪池的排洪渠道,打造DNA意象之生命之河。
3、精準且快速的工法:
施工本案花崗石步道因設計造型為彎弧曲面,難以在現場製作,故施工單位先於工廠內將材料依線型切割加工,並在每片均標示編號管理,運至現場後即可依編號排列,效率高且平整性及美觀性良好。
4、友善通行:
將原本的崎嶇難行的公園鋪面,改以樸實的混凝土洗露骨材、斬石子、花崗石及清碎石等材料,作為供行走鋪面材質,創造全公園柔和的曲線步道系統,並與公園內各分區進行串聯。
二、挑戰性:排水威脅與挑戰
1、地東側為玉井虎頭山,每年汛期坡面逕流順著坡勢及坑溝地形越過基地,溢淹整個公園及大成路,造成公園雨季步道泥濘、排水系統淤塞、蚊蟲孳生,大成路淹水及膝,周邊生活環境日漸低落。
2、套疊地形圖虎頭山坡面約有3條坑溝,含坡面逕流匯集點、運動公園及南側農路,且舊有崩塌地(疑似)形成坑溝地形,坡面逕流集中傾瀉而下,且山腳下無緩衝腹地,亦無截水系統,造成地方困擾。
3、111年建商於工區西側空地進行透天住宅開發,且北側緊鄰玉井國中,為使工程順利進行,多次召開協調會與地方議員、地方公所及校方溝通協調,以降低施工期間對周邊住戶之影響。
三、周延性:新舊融合,共存共榮/提升景觀美學,鞏固兼具生態的綠色基盤
1、本案與相鄰之周邊人行環境建置工程、公廁整建工程、泳池活化工程為同時程進行,有效協調並銜接設計理念,使界面整合完善,打造公園周遭全面無障礙線系統串接徒步路網建置,讓使用者感受寬廣公園環境。
2、善用東側既有駁坎地形和山坡樹林,重新打造成為提供眺望、森林浴步道場域。
3、營造兼具開放性及微滯洪之綠地場所。
4、以照度模擬設計路燈配置間距,能夠確保道路平均照度及明暗均勻度,避免有路段陰暗處。
5、保留原有樹林景觀、植栽特色及林蔭休憩空間為原則,另進行喬木疏枝修剪,增加公園整體的通透性。
四、本案目標屬景觀綠美化工程,為避免過度擾動現有的生態環境,故採低度整建及利用現場既有材料,將自然生態場域環境影響程度降至最低。
五、生態永續:
1、 迴避:保留既有成蔭喬木群,且新設步道及廣場等設施與之迴避。另照明燈具配置劃分為高度、中度及低度照明區域,以同時滿足民眾夜間使用及顧及夜間的生態環境。
2、 縮小:除運動公園必要的活動休憩場域外,其餘設施(如新設步道寬度、排水設施及導覽解說牌面等)之量體及規模盡量縮小。
3、 減輕:減輕工程對現況環境之負面影響,如針對工區內所有既有喬木設置保護措施,並就地取材,如回收既有樹圍石,作為生命之河磚砌溝及清洗台之構築建材。
4、 補償:減量既有硬鋪面及人造設施,增加公園整體綠化面積及加強串聯整體生態廊道。
推動策略:
本案為統包方式,並於設計階段召開地方說明會,市長、議員、及相關單位等皆到場與民眾意見交流,符合地方實際需求,深獲地方支持肯定
顯著效益:
1、既有運動公園歷經近30年使用,呈現破損不堪、品質低落老舊,部分設施不符使用,藉由本次重新整頓、活化,展現城鎮之新風貌,建構玉井宜居城鎮之綠色基盤。
2、老舊公園活化,打造具休閒熱門新景點,建置全區無障礙人本通用友善道路優質環境。
3、透過地景式之防洪設施(4道截流溝及2座滯洪池),提升區域滯洪量約2,700m3,有效調節洪峰流量,以5年重現期流量歷線,Q5洪峰由3.67cms降至2cms(減幅約46%),完工後歷經112年卡努、海葵颱風及汛期豪大雨,均未出現淹水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