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義縣-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山美漁獵基地營造

A. 執行單位:嘉義縣政府綜合規劃處
B. 執行期程:2010.06~2022.03
C. 計畫背景與基地範圍
  1. 計畫緣起:
    位於嘉義縣阿里山的鄒族山美部落自民國七十年代即由地方人士自主發動「封溪護漁」活動,成功復育達娜伊谷生態環境,山美村進而獲得政府機關肯定。經過數年居民們自發性地努力,登記立案之協會於82年正式成立,兩年後達娜伊谷園區開幕,讓山美社區得以全力朝觀光產業發展。山美社區藉由基層啟動,由下而上的運作模式,創造了社區十數年的榮景,也讓山美社區成為全台知名的生態觀光景點之一。然二十餘年的努力經營,敵不過大自然的無情,民國98年8月8日的莫拉克風災重創山美社區,摧毀交通設施、住家房舍、民宿餐廳、園區硬體設備,還有美麗的溪谷景觀被破壞殆盡。幸而山美社區全體居民以強健的生命力與韌性,在政府以及各界的支援下,自助人助,藉由豐富的自然資源與強大的社區動能,逐漸走上復甦之路。
  2. 計畫目標:
    山美社區為現今保留最完整漁獵文化的部落,擁有達娜伊谷的天然資源外,更發展出了鄒族漁獵小旅行,讓遊客親自動手做漁獵捕魚工具及用餐的碗筷,也會實際下水操作捕魚方式。然而漁獵體驗遊程所在的彬彬露營區,雖位於曾文溪旁植物生態豐富且地理環境,但因莫拉克風災毀壞後該區多年不曾使用,許多角落雜草甚多,甚至無水可使用,遊客沖洗較不方便,有些地方也已不堪使用,在帶體驗活動時更怕遊客因此而受傷,於是109年在部落青年會的主導下,取得露營區地主的支持,申請社區規畫師駐地輔導計畫,將原彬彬露營區重新整理成為山美漁獵基地,營造鄒族傳統獵寮及周邊環境,提升環境品質。
  1. 計畫背景:
    109年度山美社區透過社規師計畫營造了漁獵基地/傳統獵寮,提升基地環境品質,發展文化深度體驗;然而歷經半年的乾旱後進入雨季,位於溪谷邊的基地被來自四面八方水流侵襲,使漁獵基地周邊積水而潮濕也嚴重影響漁獵基地的安全,110年再度以「水」為主題提案,運用傳統智慧與工法,營造周邊環境,施作兼具景觀、教育與實用功能的生態渠道。
  2. 計畫實施範圍:
    連續兩年的營造行動讓漁獵基地的機能更加完善與豐富,強大的在地團隊加上體驗遊程的設計推廣,讓基地的未來充滿了更多無限想像。
▲基地緊鄰曾文溪
▲漁獵基地全貌
D. 規劃理念與設計構想
  1. 規劃理念
    漁獵文化是鄒族傳統獵捕溪魚的方式,部落青年從前只是聽過漁獵而非實務進行,山美部落青年看到長輩們對文化的重視,也感受到長輩們擔心文化沒有下一代傳承的憂心,於是承擔起傳承的工作,跟隨著長輩們一起學習、實作,漸漸了解鄒族的文化並產生認同。
    而漁獵基地的營造,便是延續傳統漁獵文化的重要契機,硬體上依循傳統工法、就地取材,並透過耆老與青年的共作,將這些山中的技藝傳承下來;軟體則透過體驗活動的導入,對內重新詮釋爬梳漁獵文化,轉化成為體驗遊程的規劃設計,對外能成為環境與文化教育的基地,推廣鄒族文化,讓觀光客不只是走馬看花,而能更加深入了解鄒族的美與智慧。
E. 推動策略與執行效益

可量化效益:
本案基地總體面積約2000m2,透過基地環境改善與遊程體驗的優化,吸引無數學校、觀光遊客的關注與參與,現今已能接待一至二天,人數20人以內的深度體驗團;並運用遊程收益支持在地青年給予工作機會,讓山美部落的觀光發展能夠穩定成長。
不可量化效益:
藉由搭建傳統獵寮、經營漁獵基地,發展文化教育傳承工作,並透過文化深度體驗的收益建立經濟的自主循環,支撐基地的維管運作,同時也促進青年的文化與部落認同,推進部落文化、經濟與社會的發展面向,邁向社區的永續發展。
未來隨著本計畫之完成,整合、串連相關建設計畫,不僅促使城鄉間健全發展,更能大幅地提昇居住生活品質,以及提供完善的生活機能與優良公共服務機能。其永續經營應有研擬一套策略以茲因應,後續經營維護管理策略之說明如下:

F. 成功關鍵與亮點說明
〔計畫執行照片〕
▲施工前
▲施工後
▲施工前
▲施工後
▲施工前
▲施工後
▲施工前
▲施工後
▲施工前
▲施工後
G. 成功關鍵與亮點說明

計畫亮點
自然資源
山美漁獵基地生態豐富,其中不乏蝴蝶、螢火蟲、爬蟲類等多樣物種,為豐富基地文化與生態內涵,需運用在地資源加以規劃營造適合蝴蝶、螢火蟲等動植物之生態棲地。其中,「水」為營造棲地重要的條件,不僅孕育生命更可以美化環境。而水池是大自然中動植物繁衍、生活、遊憩的重要活動空間,也是人類社會生活不可缺失的重要環境。

  • ▲運用自然資源與水環境發展體驗小旅行

漁獵獵寮
自然資源
運用傳統工法與自然素材,營造獵寮教育基地,並展示傳統漁獵用具,使基地兼具休憩與教育功能,改善整體體驗環境的品質,透過基地本身生態豐富的優勢,開始文化教育傳承工作,發展文化深度旅遊,亦開發出系列漁獵小旅行與特色風味餐,逐漸成為原民文化參訪與觀光體驗的重要場域。

  • ▲就地取材                       ▲使用自然素材                    ▲採用傳統工法
  • ▲漁獵獵寮外觀

  • ▲展示用傳統魚荃                    ▲結合鄒族傳統的火塘                  ▲獵寮內部

生態溝渠
由青年夥伴與地方耆老共同討論,採用無水泥的傳統砌石工法規劃乾溼式生態溝渠及引流道,解決基地排水問題,並利用與漁獵文化息息相關的毒魚藤營造景觀木橋;今年度的施作讓基地更加完整且豐富,強大的團隊加上體驗遊程的設計推廣,讓基地的未來充滿了更多無限想像。

  • ▲施作前因暴雨積水                   ▲就地取材搜集溪石                  ▲運用傳統工法砌石
  • ▲生態渠溝
  • ▲景觀橋

漁獵小旅行
於基地規劃文化體驗遊程,已能承接兩天一夜和一天一夜、囊括水上餐廳、漁獵小旅行、森林派對、忘憂小旅行等不同主題之活動;在部落青年的帶領下遊客可親自動手做漁獵捕魚工具及用餐的碗筷、下水捕魚吃水餐,甚至搭建簡易獵寮作為晚上的居所,讓來訪者能夠實際體驗鄒族傳統漁獵的智慧與山林之美,現更成為許多學校的文化教育場域基地。

  • ▲山林導覽                       ▲體驗搭建傳統獵寮                  ▲體驗傳統捕魚方式
  • ▲國小合作魚叉DIY                   ▲DIY手作體驗                     ▲水餐體驗
  • ▲夜光風味餐                      ▲鄒氏風味餐                      ▲夜宿山林體驗
〔計畫執行照片〕
▲施工前
▲施工後
▲施工前
▲施工後
▲施工前
▲施工後
▲施工前
▲施工後

〔能凸顯計畫成效之照片〕

▲施工前
▲施工後
▲施工前
▲施工後
▲施工後
▲施工後
▲施工後
▲施工後
▲施工後
▲施工後
▲施工後
▲施工後
▲施工後
▲施工後
▲施工後
▲施工後
H. 後續經營與維護管理

山美部落將漁獵基地作為社區發展重點之一,於基地規劃漁獵體驗遊程,以深入且極具特色的方式帶領遊客了解鄒族文化,並透過收益持續維護場域、吸引青年投入,形成正向的循環。

  • ▲凝聚力強大的青年會夥伴                ▲持續開發特色DIY                  ▲精緻化風味餐點
推薦閱讀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