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屏東縣-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會呼吸的排灣族石板屋

A.執行單位:屏東縣政府城鄉發展處城鄉規劃科 B.執行期程:2020.09~2022.11
C. 計畫背景與基地範圍
  1. 計畫緣起與目標:
    這是一間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的傳統石板屋,有著八十年的歷史,為了傳承、保留當地排灣族原住民的部落文化,分別於近三年進行三期改造計劃,近期的屋況修繕改造工程,分別在室外和室內皆有其著墨重點,包括:樑柱結構體補強、屋頂石板漏水整修、花台植栽和門片木雕修補繪製,以及室外石板椅修復、象徵部落精神的石柱改建等,賦予這間會呼吸的石板家屋全新樣貌,更加深傳承教育的重要使命。
  1. 計畫背景與基地範圍:
    原本是一間排灣族族人的家屋,獨特的石板屋傳統建築非常珍貴且特殊,為了保留原始的樣貌進行三次改造修繕,如今成為部落族人口述歷史、交流教育的重要場域。
D. 規劃理念與設計構想

巴格達外家族是排灣族中具有最高頭目位階,目前已有13代繼承人。家族文化、歷史是一個家族重要的精神指標、透過文化傳承及慎終追遠家祭的延續讓文化保存。
在修繕的過程中,十分重視保存原始樣貌,所以找來資深工匠使用傳統的工藝補強,即使是更換的樑柱,也是尋覓與原先相近的天然木材,在甚至在室外復刻出排灣族頭目象徵意義的石柱,也比原先的石柱造型更貼近原始,圖騰雕刻更精緻。花台改造後,種植的植栽種類經過特別挑選,皆為部落族人常用的植物,美麗的花朵隨興插在頭上,外傷破皮流血也能善用植物達到治療效果,祖先的智慧和舊有生活型態,信手捻來就能舉例講解,成為貼近生活的講課素材。

E. 計畫效益

可量化效益:如綠化面積 (平方公尺)、種植喬木 (棵)、環境價值等
不可量化效益:
傳統石板屋在屋子外觀有木材,以斜撐的方式固定在側,且有著鋸齒的形狀,不僅具有支撐功能,也能做為梯子用途,當需要整修屋頂時,能直接攀爬上去,傳統工法一物多用,先人的巧思讓人嘆為觀止。善用材質和工法特性,讓這間石板屋擁有通風透氣的優點,設計師為了加強石板屋在未來使用上的便利舒適性,並且減少用電量,將單面朝西北方向的屋頂上方,開掘出四個小型的採光罩,可以引進日照,白天經過日照,夜晚則有保溫和通風效果,室內更加舒適,省電環保,無需使用現代能源,永續性讓這已有八十年歷史的石板屋,能更永久被傳承保留下來,藉由這座建築文物產物,具體展現悠遠流長的排灣族部落樣貌,文化歷史跳脫教科書,鮮活地呈現在大家眼前。

F. 計畫亮點說明

室內採開放空間,保留原本的家屋格局樣貌,有著廚房灶的位置以及睡眠區,但僅供展示已無灶的實質炊食用途,目前開放的空間提供族人上課和家族成員交流之用。
室外空間寬闊,有個涼亭般的工作平台,和長達16公尺的石板椅,並從山上移植來一顆老榕樹,作為遮陽蔽雨功能,大家常聚集在此,商討事宜,是凝聚族人和家族成員重要的基地。

〔計畫執行照片〕
▲施工前
▲施工後
▲施工前
▲施工後
▲施工前
▲施工後
▲施工前
▲施工後
〔能凸顯計畫成效之照片〕
▲施工前
▲施工後
▲施工前
▲施工後
▲施工前
▲施工後
▲施工前
▲施工後
▲施工前
▲施工後
▲施工前
▲施工後
G. 後續經營與維護管理
  1. 頭目家屋修繕重生,凝聚部落族人情感交流也帶來過去傳統文化分享及尊重的美德。也透過各種不同的研習課程及多元文化的交流,建立部落自主自動自發及社區居民合作維護管理的能力,更能以分享有愛心尊重喜樂的心組成管理小組及有效分配規劃志願義務。
  2. 建立部落生態旅遊導覽及文化祭儀傳承活動課程,開放並收取清潔費用,建立財務管理並使用在該石板屋的維護與管理永續經營,培訓志工人員,環境設施設置明顯標示及基地動線的合宜,以方便社區族人及遊客使用。
推薦閱讀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