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達外家族是排灣族中具有最高頭目位階,目前已有13代繼承人。家族文化、歷史是一個家族重要的精神指標、透過文化傳承及慎終追遠家祭的延續讓文化保存。
在修繕的過程中,十分重視保存原始樣貌,所以找來資深工匠使用傳統的工藝補強,即使是更換的樑柱,也是尋覓與原先相近的天然木材,在甚至在室外復刻出排灣族頭目象徵意義的石柱,也比原先的石柱造型更貼近原始,圖騰雕刻更精緻。花台改造後,種植的植栽種類經過特別挑選,皆為部落族人常用的植物,美麗的花朵隨興插在頭上,外傷破皮流血也能善用植物達到治療效果,祖先的智慧和舊有生活型態,信手捻來就能舉例講解,成為貼近生活的講課素材。
可量化效益:如綠化面積 (平方公尺)、種植喬木 (棵)、環境價值等
不可量化效益:
傳統石板屋在屋子外觀有木材,以斜撐的方式固定在側,且有著鋸齒的形狀,不僅具有支撐功能,也能做為梯子用途,當需要整修屋頂時,能直接攀爬上去,傳統工法一物多用,先人的巧思讓人嘆為觀止。善用材質和工法特性,讓這間石板屋擁有通風透氣的優點,設計師為了加強石板屋在未來使用上的便利舒適性,並且減少用電量,將單面朝西北方向的屋頂上方,開掘出四個小型的採光罩,可以引進日照,白天經過日照,夜晚則有保溫和通風效果,室內更加舒適,省電環保,無需使用現代能源,永續性讓這已有八十年歷史的石板屋,能更永久被傳承保留下來,藉由這座建築文物產物,具體展現悠遠流長的排灣族部落樣貌,文化歷史跳脫教科書,鮮活地呈現在大家眼前。
室內採開放空間,保留原本的家屋格局樣貌,有著廚房灶的位置以及睡眠區,但僅供展示已無灶的實質炊食用途,目前開放的空間提供族人上課和家族成員交流之用。
室外空間寬闊,有個涼亭般的工作平台,和長達16公尺的石板椅,並從山上移植來一顆老榕樹,作為遮陽蔽雨功能,大家常聚集在此,商討事宜,是凝聚族人和家族成員重要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