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林縣-北港文化生活園區亮點發展計畫

執行單位:雲林縣政府
執行期程:2018~2019年
計畫背景與基地範圍
  • ▲計畫背景與基地範圍

北港市街發展很早,市區公園綠地零碎,北港城鎮之心的目標要縫合北港零碎的城鎮地貌,串連北港運動公園及透過充分綠化的北港溪堤防、高灘地,結合周邊景觀橋、歷史建築、文化地景,營造常民喜愛的生活場域。

北港市街發展很早,市區公園綠地零碎,北港城鎮之心的目標要縫合北港零碎的城鎮地貌,串連北港運動公園及透過充分綠化的北港溪堤防,結合周邊景觀橋、歷史建築、文化地景,營造常民喜愛的生活場域。

北港運動公園於日據時期建立,後經建設成競賽型場地,包括紅土田徑場及戶外體健設施等。然田徑場先天條件規格不足,競賽型設施使用率不高;又運動公園為北港文教區內首要開放綠地,民眾平日來此休閒活動使用活絡,但田徑場開闊無遮蔭且活動單一,觀察民眾多在田徑場外圍有綠蔭的步道健走。也就是說,佔地不小的田徑場賽事使用率不高,又難以滿足居民平日運動休閒需求,本計畫將田徑場以兒童遊憩為主題、結合慢跑健走活動改造為全齡共融的休閒公園。

本期目標是以更新活化市區老舊空間為主,藉以提升北港運動公園多元使用及改善公園排水為主,配合北港溪堤岸綠化,鏈結水岸遊憩帶,營造居民良好的休閒運動場域。

▲北港主要入口廣場模擬圖
▲北港高中前入口廣場模擬圖
規劃理念與設計構想

計畫擬以三大規劃概念為主軸,針對北港居民日常生活基地「北港運動公園」及「北港溪河濱公園」進行空間改造:

(A)建構連貫生活動線:檢視運動公園與河濱公園環境設施,全面活化利用,建立相關生活動線間的串聯,設置安全便利的動線連接運動公園及堤頂步道,延伸在地居民日常休閒活動範圍。

推動策略與執行效益
  • 北港運動園區:都市裡的公園綠地系統提供綠色生活空間、促進市民健康生活、建立社會參與、保育珍貴生態資源、結合減災整備體系,並回應氣候變遷議題。隨著社會老化以及少子化現象快速來臨且成為普遍的時潮,希望全齡環境能夠逐漸發展一種生活型態,因此透過通用設計規劃適合中老齡人使用的空間與兒童遊樂空間,打造全齡通用空間是現代居住環境的新趨勢,推對策略分為:a.公園減洪滯留規劃。b.優化既有排水系統。c.閒置設施拆除。d.操場地景重塑與空間活化。e.全齡共融的休閒開放空間。f.優化慢跑健走活動空間。g.鴻喜亭原風貌修復。
  • 北港溪河濱公園:由運動公園至北港溪堤頂步道,分階段以綠地到水文景觀的連接,串接在地日常生活動線,建立東西向的生活軸線,將公共空間做有效串接,藉由初步動線調整,漸進式提升公園東側環境,未來配合游泳池改建轉向,長期達成東西軸生活軸線的願景。推動策略分為:a.北港日常生活散步動線的連貫性:太平路與文化路路口為運動公園衍伸至河濱之主要動線節點,改善既有蜿蜒路型,新增人行道及行人穿越號誌,提供行人安全穿越設施,串聯公園與北港溪間之步行動線。b.緩坡綠堤與水岸綠蔭為達到營造生活場景的環境氛圍,於河堤加寬堤頂步道寬度,沿著砌石墻大樓梯從公園散步到河堤上與運動公園步道尺度相仿的步行空間。堤後坡:由南往北延伸綠色堤坡堤後坡原為三面光混凝土面,為延續女兒橋以南之綠色堤坡,拆除既有混凝土層,因應在地需求移除原坡趾生長密集之黑板樹,加強護坡及坡趾基礎後覆土,營造坡面為植栽生長空間,成為堤防綠帶之基礎。堤前坡:舒適好行的綠蔭散步道堤前坡考量防汛功能,保留坡趾混凝土層,移除臨堤頂處寬約2.5公尺之混凝土層,往堤前新增寬1.2公尺之人行步道,步道與堤頂尖留設1.2公尺之綠帶,覆土後提供植栽生長環境,為綠蔭散步道之基礎綠帶。
執行單位:雲林縣政府
成功關鍵與亮點說明

雲林縣政府近年來相關公共建設的投入,完成水岸遊憩灘地、鐵道綠廊及市區道路改善等工作,帶動地方休閒觀光商機。為促進地方整體經濟發展及區域平衡,本計畫在於承載百年發展歷程(顏思齊- 神社)及常民文化為主的生活核心區,期待活化更新運動公園成為兼具減洪貯留、融合「動態體驗、探索學習、保留大量綠地」的親子遊樂場域,恢復過往堤岸綠樹如蔭,北港溪與居民互動密切的關係,建構韌性安全、人本環境及具地方特色的魅力小鎮,讓人民有感的舊城新風貌

(A)北港運動公園

a.更新並活化原有400公尺跑道操場區,新增兩處適合不同年齡層之共融遊戲空間,將親子活動帶入原使用率低的開闊草坪區,提高公園綠地的使用效益,並於中央草皮利用淺挖地形成為臨時滯洪空間,亦是進行不同大型活動或奔跑的空間。

▲施工前
▲施工後
▲施工前
▲施工後

b.公園重新更新結合地域性元素進一步型塑創意理念,回溯公園過往曾為沙崙地景,透過既有草坪區淺挖產生的土方,於跑道與遊戲區間利用起伏的草丘呼應過往的地形地貌,自然砌石圍塑沙地中的大沙鱉,成為公園亮點,連結早年沙崙遊戲記憶,為公園說故事的亮點。

執行單位:雲林縣政府
執行單位:雲林縣政府
執行單位:雲林縣政府
執行單位:雲林縣政府
執行單位:雲林縣政府
執行單位:雲林縣政府

c.拆除公園大型閒置設施,如操場西側入口處的司令台及看台區,拆除後打開公園內外視覺連結性,使西側入口視野更加開闊明亮,老公園猶如在地老朋友般敞開雙臂歡迎大家一起來運動交流。

▲施工前
▲施工後
▲施工前
▲施工後

(B)北港溪河濱公園

a.改善北港溪三面光混凝土堤,堤後坡拆除混凝土坡面,新增砌卵石擋土牆加強坡趾後,鋪面覆土撒草籽綠化,並新增喬木栽植,形成綿延1.2公里的綠色堤坡。

▲施工前
▲施工後

b.改善北港溪河濱堤頂既有寬3公尺混凝土磚道路,移除堤前坡臨堤頂處寬約2.5公尺之混凝土層,往高灘地側新增寬1.2公尺之人行步道,於步道與既有堤頂道路間留設1.2公尺之綠帶,覆土後提供植栽生長環境,為綠蔭散步道之基礎綠帶,成為舒適的步行空間。

▲施工前
▲施工後
後續經營與維護管理
  • 維護管理:
    • 北港運動公園:本案完工後將由承造公司進行一年植栽維護管理及二年設施保固,期間編列1人定期澆水養護及除草。北港運動公園所屬管理單位為北港鎮公所,公園長年維護管理正式編列5人分區進行管理,核心區目前由公所編列1-2人以草皮養護及維持環境清潔為主要工作事項。
    • 北港溪河濱公園:本案完工後將由承造公司進行一年植栽維護管理及二年設施保固,期間編列1-2人定期澆水養護及除草。堤坡綠化後,堤岸兩側應採取不同強度不同方式之維護管理計畫,應依據坡面面向擬定短中長期維護管理計畫,坡面維護應加強人員安全,以達到最適切之效果。堤坡新植植栽,初期(3-5年)應每年每季給予適當且有效率之維護管理,包含除草、乾季澆水、修剪徒長枝等,約3-5可逐漸形成穩定的綠帶;待穩頂進入中長期(5-10年),可適度依生長狀況調整維護管理範圍與工作內容,以維持堤頂綠蔭與綠色緩坡為目標,逐年形成穩頂且舒適的城市綠軸。
  • 預計效益:透過改造計畫重新串聯起北港鎮居民生活圈,除了可以觸及北港鎮四萬多人口,對於每年前來北港都只來參與宗教活動團體或遊客,多了許多觀光亮點。改造計畫打破現今空間零碎之窘境,營造開放且充滿綠意的運動園區,重新整頓並分配空間。在「以人爲本」理念下,藉由通用設計發展適合任何人使用之都市公共空間顧及不同需求的使用者,本案希望透過通用設計,打造一個全齡可及的公共空間,讓北港居民未來都能夠享有安全、便利、舒適的生活。
    • 北港運動公園綠化面積約11,590平方公尺,活化閒置面積約主要目標為更新活化佔地廣闊但使用率低之操場空間,完成後於新設活動區周邊新栽種喬木共76株。
    • b.北港溪河濱公園新增綠化面積約8,105平方公尺,主要目標為優化堤頂道路人行空間及提升兩側三面光堤坡面綠化,完成後共新栽種喬木共460株。
  • 執行單位:雲林縣政府